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首先聚焦苹果公司的强大之处,推荐三篇长文,从搜索、体育产业以及营销视角,揭示这家市值超过两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的影响力和实力。
“创新者窘境”是很多大公司的“魔咒”之一,本期推荐两篇长文,复盘亚马逊和微软破解“创新者窘境”的路径与可能性。
追求永生几乎贯穿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本期从科学视角与商业故事的角度,为您构建了一个关于生命和进化的思考框架。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强大的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到底有多强大?或许 2 万亿美元的市值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每年“必定大卖”的 iPhone 也是对这家公司实力的有力印证,但这些数字或现象略显宏观与模糊,本周我选择了三篇长文,从微观视角为您揭示苹果公司的强大。
第一篇长文(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来自美国司法部起诉 Google 搜索垄断的法庭实录。这场诉讼的关键部分是展示 Google 与其他公司的交易,美国司法部希望通过整理这些交易,得到 Google 涉嫌垄断的线索。
苹果是 Google 所有交易里最重要的一家公司,从 macOS 到 iOS,Google 每年交付给苹果的“浏览器默认搜索费”一度高达 100 亿美元。而包括微软 Bing、DuckDuckGo 在内的其他搜索公司,甚至无法获得向苹果交钱的“机会”。
正如作者所言,这场诉讼揭示了一个科技世界可能的“平行宇宙”:如果苹果接受的是来自微软的橄榄枝或投资甚至收购了 DuckDuckGo,借助苹果的影响力,无疑将定义了一个全新的搜索时代。
过去几年,苹果不仅挤入视频流媒体领域,还是积极拓展体育流媒体,特别是赛事直播市场。这篇来自 GQ 杂志的长文(链接、25 分钟阅读时长)以苹果高级副总裁 Eddy Cue 为切入点,介绍了苹果在体育赛事直播领域的布局与思考,其中就包括 250 亿美元购买 10 年美国职业大联盟转播权以及将梅西带到美国(迈阿密)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作为苹果的“老员工”,Eddy Cue 也希望将苹果的用户体验带到赛事直播里。文章里提到几个细节,比如将比赛时间统一定在周六和周三晚上 7 点半,便于球迷们观看;再比如,他希望能够引入实时的计时器(而非国际足联的传统计时方式)、机器人裁判等,以此进一步提升赛事的观赏性。
某种意义上,美国职业大联盟已然成为苹果体育战略的“试验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财大气粗的苹果,没有在盯着更有全球市场潜力的欧洲五大联赛,距离(只能)使用苹果设备观看欧洲足球比赛的时间不会太久。
第三篇长文(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的角度非常独特,作者注意到苹果公司在市场营销或广告演示里的文本内容,这些“虚假”的文本内容展示了一个个“标准苹果用户”的使用习惯,他们礼貌、友善,没有任何抱怨。
作者从 2011 年开始,借助网络时光机,整理了一系列邮件、信息应用里的对话文本截图,你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横跨 12 年的社交对话演进历史。
亚马逊和微软如何破解“创新者窘境”?
《创新者窘境》一书几乎是大公司高管必读的图书,这本书展现了过去几十年大公司在面临创新技术挑战时的困难决策过程。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很多企业的失败不是管理的不好,而可能是管理的太好了,以至于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也曾要求所有管理层阅读这本书,他所反复强调的“Day One”文化,正是希望亚马逊能够坚持以第一天创业的心态推进业务发展。
自创立以来,亚马逊通过不过突破边界,获得持续增长的能力,但在电商、云计算、Prime 会员之后,下一个亚马逊的爆款产品在哪里?这篇 WSJ 的长文(链接、镜像、15 分钟阅读时长)进行了一番预测和盘点,亚马逊已经在三个领域进行了广泛投资,但无论是智能硬件(比如 Echo 音箱)、医疗还是流媒体,都面临增长乏力、利润有限的困境,而几年前通过收购 Whole Food 进入线下零售市场的策略,目前也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
不过亚马逊还有两个领域值得关注:其一是在线广告,多家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在线广告业务已经成为 Google、Meta 之外的第三极;其二是卫星互联业务,只是现阶段还处在早期投资阶段,依然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
谈到亚马逊公司的发展,一定无法摆脱其创始人贝佐斯的影响。我非常推荐 Bloomberg 资深记者 Brad Stone 去年的新书 Amazon Unbound(亚马逊 Kindle 商店),如果你听过那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的名言,或许能感受到贝佐斯的偏执。
这是一本讲述 2010 年代亚马逊如何高速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当然是该公司创始人贝佐斯,透过这本书,你会看到他如何从一家电商公司老板踏入媒体领域(个人资产收购《华盛顿邮报》)、电影领域(通过 Amazon Studio 赢得好莱坞青睐),与此同时,他也成为美国东西海岸最有名望的人物,以及,这个星球上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深刻感受到贝佐斯个人性格之于这家公司的影响,他对细节的迷恋以及“机械式”的做事方式,塑造了整个亚马逊公司做事方式和行为逻辑,也难怪在他宣布即将退休的时候,多家媒体认为贝佐斯留给亚马逊的是“创新机器”。
而与亚马逊位于同一地区(西雅图)的微软,则是通过另一种方式破解“创新者窘境”,这篇上月底《经济学人》的特写(链接、镜像、30 分钟阅读时长)聚焦微软对于大语言模型的押注,以此为出发点点,通过数据、行业案例分析微软潜在的增长空间,逻辑清晰,至于结论嘛,各位或许可以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关于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大公司对于创新的渴望,还可以在这本 Always Day One: How the Tech Titans Plan to Stay on Top Forever(亚马逊 Kindle 商店、苹果图书商店)里发现更多,作者把视线放在了五家当下最具话题的公司身上,通过挖掘 Alphabet(Google)、亚马逊、Facebook、苹果以及微软的公司文化,意图将其归结到亚马逊“Day One”理论。
不过,上述五家公司的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亚马逊鼓励内部创新,Google 则是强调内部协同,FB 关注内部反馈。作者在大篇幅展现五家公司的内部激励、增长方法之后,还引入了“黑镜”的部分场景,去进一步探讨公司创新与技术乌托邦之间的关系。
长寿与富人
关于人类寿命,有两个基本事实:其一,自 1850 年之后,全球各地平均寿命大幅提升(如下图);其二,100 岁及以上的寿命依然是一个小概率现象。
这期《经济学人》的“科技季刊”就以“人类如何活到 120 岁”为主题,展示围绕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潜在挑战,我个人推荐以下两个角度:
最后推荐一个追求长寿的个人案例,《时代周刊》这篇长文(链接、40 分钟阅读时长)特写展示了企业家 Bryan Johnson 的探索,他花费 400 万美元开发一种通过算法优化的延长寿命系统,目标是让他 46 岁的器官与行动能力和 18 岁的时候那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Johnson 每天必须服用上百种药物,并且严格按照“算法”的反馈进行生活。沿着记者的视角,你会参观 Johnson 的家,感受到由算法驱动的富人生活的样子,而两个人的对话——或者说辩论——也具有相当大的张力,你会在这些夹叙夹议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人到底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