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公募浮动产品的AB面
免费 2023-09-25 07:40

公募浮动产品的AB面

文章所属专栏 基金行业研究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4:4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DeepFund(ID:DeepFund),作者:基哥,原文标题:《公募浮动产品的AB面》,头图: 视觉中国


浮动费率产品更像是私募基金。


近日,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交银瑞元三年定开”定档发行,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作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后的首只浮动费率基金,“交银瑞元三年定开”的管理费由基础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两部分组成,按照基金业绩表现分档收取管理费。


具体来看,无论业绩如何,“交银瑞元三年定开”每年都会收取0.5%的管理费,如果到期业绩为正,再额外收取每年0.5%的或有管理费;此外,如果三年业绩没有到8%,就不收业绩报酬。如果三年业绩高于8%且高于业绩基准,则可以收取超额部分20%的作为业绩报酬,但是最高不超过年化1%。


事实上,早在20年前基金业就开始采取措施优化费率结构。彼时就有产品设定“价值增长线”,并约定在基金单位份额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水平期间,基金管理人将暂停收取基金管理费。时至今日,行业前后推出过超30只浮动费率产品,但从整体表现看,并不尽如人意。


根据华宝证券此前的一份研报显示,权益类浮动管理费基金与普通权益类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相反,这类产品会放大公募基金行业的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不利于基金公司保持投资行为稳定性。


一、正面朝上我赢,反面朝上你输


近年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一现象备受投资者诟病,基金管理人也因依靠管理费“旱涝保收”的做法受到不小的争议。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基金行业开始采取措施优化费率结构。其中,采用浮动费率的做法,被视为解决上述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不过从市场和基民的反馈来看,此前发行的浮动费率产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并未解决上述问题,反而引发更多的市场担忧。


在业内人士看来,浮动费率容易激励基金管理人过度承担风险,其收费模式相当于给基金管理人一个以增加基金收益为标的看涨期权。为此,基金管理人可能试图增加风险暴露以博取高收益,而忽视投资者实际的风险投资需要,更无需承担亏损。


例如,在牛市时期,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积极操作获得高额收益,以此吸引更多资金,从而获取丰厚的管理费和业绩提成。而一旦熊市遭遇亏损,管理人可能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投资者也只能默默承担损失,美国对冲基金就曾发生过类似的案例。


爱德华·索普在《战胜一切市场的人》一书中就曾写到:他在1986年遇到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第一年成功运作了多只对冲基金,但第二年10月股市暴跌导致其旗下基金亏损严重,亏损幅度在30%到70%不等。根据业绩报酬机制的设计,只有在弥补亏损后才能获得报酬。最终,基金经理终止了原有对冲基金。总的来看,基金经理赚走了所有利润,投资者则亏损出局。


作者也因此把这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方法称为“正面朝上我赢,反面朝上你输”。


二、业绩报酬模式略显鸡肋


事实上,在“交银瑞元三年定开”定档发行之时,有业内人士就曾表示,浮动费率基金的业绩报酬模式略显鸡肋。


因为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虽然浮动费率模式似乎更“合理”,但基金投资者最关心的仍是基金的收益和持有体验。如果业绩平平,不管费率高低,投资者都会“用脚投票”,大量赎回基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早期许多浮动费率基金在封闭期结束后就面临大量赎回的局面。


此外,如果同一基金经理采用复制策略管理多只基金的情况下,浮动费率产品在计提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后,对于基金持有人而言,最终的收益势必会减少,所以选择浮动费率产品的意义是什么呢?


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让公募持有人感受到买私募的快乐。


除了上文提到的在收费方式上与私募颇为类似外,“交银瑞元三年定开”还设置了3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确保能像私募一样具有灵活的交易空间,毕竟规模小的产品更容易做出业绩来。


对此,有业内人士担忧,随着更多公募浮动费率产品的出现,或将进一步挤压私募的生存空间。因为公募产品的投资门槛较低,而私募产品通常100万起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DeepFund(ID:DeepFund),作者:基哥,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