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重新思考“盗版”的意义|荐读
2023-09-15 15:59

重新思考“盗版”的意义|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54

作者|赵赛坡

头图|视觉中国


过去三年,娱乐帝国迪士尼动荡不断,本周推荐一篇长文复盘这场权力游戏始末;而当权力游戏暂告段落,迪士尼的下一步在哪里?卖给苹果公司如何?


我们一直被教育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但并没有看到一门关于“失败学”的学问,本周推荐一本新书,它会告诉你,并非所有的失败都是平等的,有的失败比另一些失败更失败


本周 Deep Reading 还将推荐以下主题的长文:


  • 为什么盗版可能是在保存文化?

  • 大模型的“杀手级应用”在哪里?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开启本周的深度阅读之旅。


迪士尼、苹果与娱乐帝国的下一步


自 2020 年 2 月 Bob Iger 将迪士尼 CEO 交给 Bob Chapek 之后,这家娱乐帝国就进入到动荡期。接下来的疫情又进一步冲击到迪士尼的电影和园区产业,而被寄予厚望的流媒体业务虽然一鸣惊人,但很快就随着行业的不景气陷入停滞。


推荐这篇来自 CNBC 的长文链接、40 分钟阅读时长),文章从两位 Bob 的关系入手,展现迪士尼内部的权力斗争游戏。Bob Iger 之所以选中 Bob Chapek,仅仅是因为他的商业能力,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脆弱。一方面,“退而不休”的 Bob Iger 还试图左右公司的决策,引发新老管理层的冲突;另一方面,Bob Chapek 大刀阔斧地进行公司重组,引发电影部门的不满。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出演《黑寡妇》的知名演员斯嘉丽起诉迪士尼,这是 Bob Chapek 一系列改革引发的后果。


2022 年 11 月,Bob Iger 重新回到迪士尼 CEO 的位置。但内部,迪士尼的继任者问题并没有解决,一系列盈利微薄的产品是留是卖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外部,好莱坞近 50 年来最严重的劳资纠纷还在持续影响整个产业。Bob Iger 的新任期截止到 2026 年,他需要赶快做点什么,比如把公司卖给苹果?



苹果买下迪士尼的理由有很多,毕竟两家公司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苹果又在视频流媒体领域缺乏足够的产品能力,收购迪士尼不仅能够帮助苹果快速跻身视频流媒体一线阵营,还能将触角真正伸向山头林立的好莱坞。


但反对或质疑苹果收购迪士尼的声音也不少,推荐这篇长文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从交易规模、垄断监管风险、迪士尼自身的问题等多个角度阐述这笔交易无法实现的原因,而且迪士尼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流媒体战略、Hulu 的未来以及电视、电影业务的困境,都会让任何一个卖家望而却步。


另外,还篇分析还指出苹果现在的战略以及潜在问题,特别是库克相对保守的策略,使得苹果过去几年越发变成一家保守公司,既没有通过并购获取新业务发展的可能性,也没有延伸出更多具备增长潜力的业务。现在的苹果公司,就像一棵棵整体的苹果树组成的果园,库克一如勤奋的果农,每天小心施肥,修剪任何不符合果园标准的树枝,然后等着收获季的到来。


盗版是不是在保存文化?


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无论是文本、图像还是音视频信息,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


但另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互联网又在终结所有权观念——你在互联网平台购买的内容并不完全属于你。理论上,亚马逊有权远程删除一本你购买过的电子图书,或者偷偷地将一本修改/删减的新版本替换你原来购买的那一本书,类似的场景还出现在视频流媒体平台。你必须明白一件事,“互联网是用铅笔写的,随时可能被橡皮檫抹掉”


围绕上述现象,这篇长文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探讨了私人分享、面向大众的非法分发(盗版)的现实意义。就像历史上的众多非法藏书事件为人类保存了某种文化一样,互联网内容的盗版兼具争议性和抗争性的双重属性,在法律、大公司权力甚至国家意识形态的压力下,整个社会日渐形成了“盗版就是盗窃”的观点,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一场阴谋。



推荐一篇延伸阅读,这篇《纽约客》的文章里链接镜像、10 分钟阅读时长),作者谈到一系列流行的社交/流媒体应用如何塑造我们使用相册与收听音乐的习惯,而这些产品界面的细微变化也会持续影响我们对于照片、音乐乃至社交关系的认知。


但人类又是一种善于适应又善于遗忘的动物,作者最后不无悲观的指出:当我们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被科技公司的 UI 改变而改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在失去一种“所有权”


探讨大模型的“杀手级应用”


“杀手级应用”是评价一个新计算平台(基础设施)是否真正具有实用性的标准之一,PC 时代的办公软件、互联网时代的浏览器与智能手机上的相机应用等,都可以算是“杀手级应用”。


那么大模型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呢?首先推荐一篇短文链接、5 分钟阅读时长),文章的重点并不是在谈应用,而是应用体验。作者提到一段历史,早年 iPhone 的一个“杀手级应用体验”是下拉刷新,这个功能的“始作俑者”是一位个人开发者,但苹果有效借鉴这个特性,并将其集成到系统 API 里,借助 iPhone 的影响力,定义了一种全新交互模式,也让人机交互的范式发生了变化。


作者进一步谈到,参考历史,新计算平台的初期会延续此前的交互模式,大模型应用也不例外。现阶段我们与大模型应用的交互,几乎都是围绕着输入框,但我们有理由期待接下来的交互与界面范式的变化。


在探索大模型“杀手级应用”的巨头里,微软拥有不小的竞争力。这篇来自 Fast Company 的长文链接镜像、30 分钟阅读时长)尽管是以微软现任掌门人纳德拉作为主角,但文章用很大一部分篇幅梳理了微软如何将大模型(准确地说就是 GPT-4)办公产品、开发工具相结合,你会读到开发这些产品的人员的惊喜与不安,以及一些大模型“杀手级应用”的线索。


本周图书:失败学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和教训,从而迈向成功。类似的说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本周推荐的这本书 Right Kind of Wrong: The Science of Failing Well亚马逊 Kindle 书店、2023 年 9 月出版)也是讨论失败,但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并非所有的失败都是平等的,有的失败比另一些失败更失败



这本书有趣的方面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类似“失败学”的学习框架,从失败的类型入手,探讨不同失败类型的特点,并延伸到自我意识、系统思维的理论情境里。作为读者,你会得到一个关于“失败”的完整理论,通过区分不同的失败类型,努力获得正确或智能(作者语)的失败,避免错误的失败。


和市面上很多心理或商业畅销书一样,这本书的叙述框架还是以大量案例——第三方、作者采访、作者自己感受——作为理论展开的出发点,铺垫非常多。如果你时间有限,不愿意翻完整本书,不妨阅读本书的第二、三章节,第二章节重点探讨什么是“智能失败”,通过一群科学家的失败案例,一步步推导出区分智能失败的若干个标准,比如它往往发生在新的领域(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新失败),或者失败的影响范围尽可能小等等。


第三章则是从“How To”的维度分享一些避免简单失败——这是一种愚蠢的失败类型——的方法,包括心理准备、知识储备以及工具储备等,很具实用性。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