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人形机器人风口下,双环传动能否分一杯羹?| 牛熊榜
2023-09-01 15:00

人形机器人风口下,双环传动能否分一杯羹?| 牛熊榜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17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汽车齿轮是拉动双环传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2. 双环传动的谐波减速器属于后发入局,未必能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近日,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连续两日出现较大的幅度的普涨。其中,减速器企业双环传动的涨幅超过15%。

 

那么,双环传动的基本面如何?未来人形机器人爆发,双环传动能否迎来机遇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汽车齿轮拉动业绩增长

 

作为国内头部齿轮产品制造商,公司的齿轮产品实现汽车、工程机械、机器人、电动工具等多领域覆盖,并在国内大功率新能源车齿轮市场占据70%以上份额。

 

从营收构成来看,2022年公司的乘用车齿轮、工程机械齿轮、商用车齿轮、减速器、批发零售业钢材等营收分别占比53.41%、10.75%、7.52%、6.69%、14.95%。其中,乘用车齿轮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


(数据来源:choice)

 

回顾公司的发展,2010-2022年公司收入由8.4亿元增长至68.4亿元,年复合增速19%,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乘用车齿轮产品业务快速增长,收入由2.5亿元增长至36.5亿元,年复合增速25.2%,收入占比持续提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这几年,公司的营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数据来源:choice)

 

对于燃油车而言,传统主机厂为了提体现出竞争力,往往会保持发动机、变速箱及其中齿轮的自制,同时向关系密切的一级供应商采购传动系统部件,从而导致国内燃油车齿轮市场中第三方供应商的集中度低。

 

在新能源车电驱动系统中,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往往作为“三合一”的电驱模块提供给主机厂。电驱动厂商更注重驱动系统的整体设计与方案解决,齿轮生产往往外包,带给齿轮厂新的增量订单机会。双环传动与北美新能源车企业、比亚迪、广汽集团、采埃孚、蔚来、汇川等均有业务合作。

 

因此,近2年公司的业绩增长仍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度较高。当下,国家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复苏。此外,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1-7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389万辆,同比增长32.5%;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

 

凭借新能源行业的复苏、汽车齿轮业务的带动,2023年双环传动的业绩仍有望实现增长。

 

另外,特斯拉等不少科技企业将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提上日程,这又会给双环传动带来怎样的机会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讨。


二、人形机器人未必带来业务增量

 

从机器人大会以及特斯拉披露的减速器方案来看,多数机器人厂商采用的是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精密减速器,而RV减速器不是主流,但有部分厂商在尝试。



在精密减速器领域,双环传动的优势产品主要在于RV减速器,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至今公司的RV减速器已有40余种型号,各项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产能超过10万台,2022年市场份额为14%,在国产品牌中市占率最高。

 

而在谐波减速器方面,公司后发入局。目前,公司的谐波减速器已形成多个型号产品的批量供货。为不断丰富产品类型,环动科技在原有的谐波产品基础上开发出3大衍生新型号谐波减速器。



在人形机器人到来的背景下,虽然公司也布局了谐波减速器,但公司在谐波减速器的种类、技术经验等方面均落后于绿的谐波等先发企业。此外,绿的谐波的谐波减速器已向特斯拉送样。而公司擅长的RV减速器,还未成为人形机器人的主流方案。

 

因此,妙投认为双环传动的谐波减速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量产的确定性,不如绿的谐波等谐波减速器企业,但还需观察。

 

根据前面的分析,2023年双环传动的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车用齿轮业务增长,而公司的减速器能否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8月30日,双环传动的市值为290.84亿,其市盈率(TTM)为41.56 。

据机构预测,2023年、2024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8.03亿、10.49亿,同比增长37.98%、30.72%。考虑到,齿轮业务、RV减速器已经较为成熟,公司的谐波减速器放量还不确定,这里给予20~25倍的PE。当前,公司的市盈率较高,还请注意其高估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