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美团业绩亮眼,股价为何大跌?| 一解财报
2023-08-31 08:00

美团业绩亮眼,股价为何大跌?|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50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核心看点:

  1. 在宏观环境,竞对战略改变以及美团积极应对下,美团本季度到店酒旅业务大幅回暖,但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对美团到店业务的威胁已经消除;

  2. 美团本季度的反击策略有效缓冲了抖音的侵蚀,但却是以利润率承压为代价的。且一旦抖音重新把重心转移到到店领域,这无疑会加大市场的竞争压力,美团的造血业务也将面临较大的威胁;

  3. 外卖业务成长性不足,以及社区团购持续萎缩,美团的引流效果变差,市场担忧这或将影响其“高频低毛利业务引流、低频高毛利业务变现”的业务模式。

 

8月24日港股盘后,美团发布了2023年二季度财报。本季度,美团实现营业收入679.64亿元,同比增长33.42%,与预期基本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46.88亿元,同比扭亏,大幅超市场预期。

 

但市场却给出悲观反馈,8月25日,美团收跌5.17%、回顾上一季度,美团同样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市场也不买账,主要是担忧美团应对抖音的反击措施会在下一个季度大范围落地,将拖累其整体盈利能力。

 

而当下,在面临抖音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美团的盈利能力经受住了考验,那市场又在担忧什么?

 

妙投认为,美团一直采取的是“高频低毛利业务引流、低频高毛利业务变现”的业务模式,外卖业务和新业务是引流器,到店酒旅业务是现金奶牛。最新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美团造血业务需要加大投入防守阵地,引流业务增长不明显,这可能是市场所担忧的。


造血业务还需防守

 

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美团的到店业务一直在遭受抖音的威胁。

 

自2022年二季度起,美团就调整了财报披露口径,把之前的到店酒旅、餐饮外卖和新业务及其他(社区团购、美团买菜、快驴、美团闪购以及美团单车等)三部分,调整为核心本地商业以及新业务两部分,其中核心本地商业涵盖餐饮外卖、到店酒旅、闪购和民宿及交通票务业务,新业务则包含美团优选、美团买菜、快驴、网约车、单车与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等。

 

按照收入来源性质来分,核心本地商业收入主要包括配送服务、佣金、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及销售收入四部分,其中在线营销服务主要来自到店酒旅业务。

 

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中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4.8%和同比增长了10.59%。

 

为何美团到店业务这么容易受到竞争的冲击?妙投之前阐述过,这是因为,到店业务在履约端缺乏壁垒,面对具有流量优势的竞争对手,美团到店业务容易受到较大的挑战。

 

但2023年二季度,美团该收入实现102.44亿元,同比增长了40.4%,大超市场预期,究其原因:

 

一是基数较低。去年同期因疫情在多个地区传播及旅游限制,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遭受较大冲击。在财报披露新口径下,长桥海豚投研估算美团2022年二季度到店酒旅业务同比下滑约15%;

 

二是疫情已过,线下消费需求端逐步复苏,以及美团采取特价团购和直播等方式提升用户种草心智以应对抖音竞争

 

2023年二季度,美团到店酒旅GTV同比增长超过120%,年活跃商户数和交易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除本地生活需求回暖之外,也侧面反映美团应对竞争的相关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特价团购”及直播,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需求,增强消费者在美团上寻找本地门店及优惠的心智。

 

三是抖音流量重心转移,从直播转向电商,以及抖音未对美团的“补贴”进行反击



(图片来源:美团财报)


可见,在宏观环境,竞对战略改变以及美团积极应对下,美团本季度到店酒旅业务大幅回暖,但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对美团到店业务的威胁已经消除

 

而且美团本季度的反击策略有效缓冲了抖音的侵蚀,但却是以利润率承压为代价的。

 

本季度,美团到店酒旅业务利润率大约环比下滑12.6个百分点(信达证券测算出美团到店酒旅游业务本季度实现经营利润39.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35.8%),虽然好于预期,但市场担心,一旦抖音重新把重心转移到到店领域,这无疑会加大市场的竞争压力,美团的造血业务也将面临较大的威胁

 

引流业务增长平平


(1)外卖业务利润超预期,但收入增长并无惊喜

 

外卖业务作为美团的引流器,也是营收支柱,因此市场更看中的是其成长能力。

 

从本季度数据来看,运力供给充沛和规模效应带动外卖业务UE提升。美团外卖业务二季度的经营利润率为20.5%,同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

 

2023年二季度,美团即时零售(美团外卖和闪购业务)配送总单量达54.0亿,同比增长31.6%,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其中外卖业务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呈现了高速增长,该季度日均订单量为5280万,同比增长29.5%,表现平平,但并不意味着美团外卖业务护城河不在。

 

美团外卖业务在客户基础、商户基础以及即时配送网络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发挥了双边市场效应,过程大致如下:

 

美团的商家与用户数更多→美团骑手的揽收和配送密度更大,订单优化空间更高→同一时间美团骑手的履约单量更多→饿了么必须提价,否则骑手将流失向美团→饿了么的单均配送成本更高,但配送时间更长,用户体验更差。

 

此外,虽然美团外卖业务壁垒较高,但外卖小哥福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意味着风险仍在。

 

财报显示,2022年,共有624万骑手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美团凭借精细化运营能力使其外卖业务保持微利,超500万人缴纳社保必然会导致外卖业务大幅转亏,如果该业务失血严重,也就不利于其良性发展,进而影响美团的成长性。

 

(2)新业务增长和减亏均不及预期

 

社区团购业务的收缩,拖累了美团新业务的成长性。

 

美团新业务主要包含美团买菜、美团优选、快驴、共享单车等业务,其中美团优选是美团不计成本加码的业务。

 

美团优选是美团2020年7月成立社区团购业务,采取“预购+自提”的模式。自2021年,美团加大社区团购业务的投入,扩大地域覆盖范围,并加深了对低线市场的渗透。

 

但相比竞争对手多多买菜,美团优选不具备竞争优势。

 

一是美团优选更注重供应链、履约仓储等前置资源投入,带来的折旧摊销较大,推高其成本;

 

二是美团优选的获客成本要高于多多买菜,主要是社区团购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数量占比高达70%,与拼多多的用户画像极为相似,但与美团现存用户并不匹配(美团现有业务聚焦的是一、二线城市用户)

 

三是凭借显著流量优势,拼多多降低了对团长的依赖,团长运营成本更低。

 

以上三点导致美团优选的亏损幅度要远大于多多买菜。2021年,美团新业务经营亏损383.94亿元,其中美团优选亏损累计超200亿元。

 

但在盈利压力下,美团意识到社区团购是一场持久战,这背后涉及共享仓、中心仓和网格仓等供应链建设,且都需要长期投入,会进一步拉长其盈利周期。因此,美团于2022年4月开始裁员、关城,收缩社区团购业务,且收缩趋势一直持续到本季度。

 

美团优选的收缩,必然会影响美团新业务的成长性。本季度,美团新业务实现收入167.65亿元,仅同比增长18.4%,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受美团优先业务环比萎缩拖累。

 

而社区团购业务的收缩,也带来了明显的减亏效果。新业务本季度经营亏损51.93亿元,经营亏损率为31%,仅环比下滑1个百分点,不及市场预期,主要是社区团购业务收入下滑后导致规模不经济,同时夏季生鲜食品更易损耗和更高的冷链配送成本也是拖累因素。

 

总之,虽然美团本季度交出一期不错的成绩单,但市场资金不买账,主要担忧的是,短视频对美团到店业务的冲击并未完全消除,美团造血业务将面临盈利压力;外卖业务成长性不足,以及社区团购持续萎缩,美团的引流效果变差,进而影响其“高频低毛利业务引流、低频高毛利业务变现”的业务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如果看完文章有收获,希望点击下面的点赞按钮,或者分享出去,前20名小伙伴可以免费读哦,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