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Q3医药股投资策略:在博弈中获取盈利 | 行研
2023-07-11 12:40

Q3医药股投资策略:在博弈中获取盈利 |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11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王路泰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宏观环境依旧低迷;

  2. 成长线和复苏线相互撕扯。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的市场表现分化明显,中药板块一骑绝尘,在医药行业中表现最为突出,而医疗服务、医美等过往的“明星股”表现却相当差。整个医药行业的走势可谓冰火两重天。

 

对于三季度的医药股行情,投资者也分为明显的两类,是中药股继续独领风骚还是之前调整的板块会走出反弹行情?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聊一下。

 

Q3宏观环境依旧低迷

 

之所以医药行业这一曾经的明星赛道今年以来表现比较差,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低迷的影响。疫情前后,居民的收入预期发生了改变,消费信心也在持续走弱,这进一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而具备消费属性的医疗活动多数具有非必要性和择期性强的特点,在经济疲软、消费者信心受影响的背景下,这类具有消费属性的医疗活动也受到了影响,人流量和客单价表现都很疲软。目前来看,这种低迷的宏观环境看不到转好的迹象。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压力。例如,虽然6月官方制造业PMI从5月低点48.8小幅回升至49.0,但仍然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与此同时,6月非制造业PMI也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仅为53.2,低于5月的54.4,表明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可能逐步减弱。

 

 

外部方面,美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推动7月美联储重启加息的预期升温,这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终值为2%,大幅高于1.3%的预测值。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6%,虽然低于预期值及前值的4.7%,但下降幅度不大,这表明美国的通胀仍具粘性,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压力较大。

 

除此之外,国际政治环境也错综复杂,这进一步增大了国内经济环境的压力。

 

近期有机构对各消费行业的渠道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6月消费整体比较疲软,延续了4、5月以来复苏放缓的势头。白酒6月份动销边际放缓明显,表现略弱于5月,经销商反馈高端酒中除茅台、五粮液当月动销存在小个位数正增长外,其余酒水品牌动销均有所下滑。医美下游部分头部终端机构6月流水只恢复到19年同期的80%-90%左右,延续了4、5月以来的低迷势头,并且在客流有小幅增长的情况下,产品有较大的折扣,新用户的增长也明显放缓。

 

高频数据表明,很多消费领域都受到了经济疲软的影响,6月甚至有边际走弱的态势。而宏观经济的低迷也会影响到医药行业的投资。

 

成长线和复苏线将相互撕扯

 

我们在年初的投资策略中讲过,今年的医药投资大致上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成长线,另一条是复苏线,前者的代表是中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后者则是我们熟悉的药店、医疗服务和医美。今年以来,复苏线受制于经济低迷的压力,市场表现比较差。而成长线中高端医疗器械板块涉及到的股票多数在科创板上市,受到流动性的影响,这类标的在今年上半年存量资金博弈的环境下并没有太好的表现,只有中药板块比较亮眼。

 

那么三季度,回调后的复苏线和经历了一波上涨之后的成长线谁更有机会呢?

 

1)成长线的关键在于博弈

 

从大的逻辑上来看,中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是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支持的方向,长期发展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唯一存在分歧的是资金的预期。

 

就高端医疗器械板块而言,我们在此前的专栏中给大家介绍了许多细分领域有竞争力的“小而美”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到内窥镜、血管介入、电生理等诸多细分领域,它们有很强的技术优势,有进口替代的广阔空间,长期的成长性值得期待。

 

比如以高清荧光内窥镜业务为主打的海泰新光,是史赛克荧光内窥镜光源模组和适配镜头两大部件的唯一供应商。光源模组和镜头是内窥镜的核心部件,由此可见公司的产品具备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得益于荧光内窥镜市场的增长,海泰新光的业务体量快速扩大,业务保持高景气度。

 

奕瑞科技也是妙投此前研究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一家比较有特色的企业,公司是国内X射线探测器进口替代的龙头企业,其产品作为X射线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无损检测及安防检查等不同领域。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的高景气度也使得公司的业绩快速增长。

 

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有进口替代机会的细分领域,业务成长性好,值得长期关注。这个板块存在的问题是资金受限。科创板的门槛高,限制了许多投资者参与。在今年存量资金博弈的环境下,这类公司一直比较低迷。之前许多基金公司上报了专门投资科创板的生物医药基金,如果能获批的话,这类公司有望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否则,上半年的低迷行情仍将会持续下去。

 

中药企业的上涨逻辑也是没有问题的,政策的定位也是所有医药细分行业中最高的,唯一的分歧就在于股价涨高了之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从6月初开始,中药板块就在持续下跌,目前指数已经跌到了2月初的位置,上涨的空间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消化。投资的性价比越来越高。


 


从目前个股的估值水平来看,我们长期关注的那些具备明显稀缺性、成长性良好的企业目前很多都进入了合理的估值区间。以康缘药业和健民集团为例:康缘药业是国内创新药的龙头企业,产品梯队稳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健民集团也是我们经常分享的一家中药企业,公司旗下的健民大鹏是体培牛黄细分领域的龙头,盈利能力强、成长性较好,受益于牛黄行业量价齐升的大背景,业务景气度非常高。以2023年的业绩测算,这两家公司当前的股价在20-25倍PE水平,与公司的业绩增长率基本匹配。

 

我们认为中药的投资机会是跌出来的,只要有合理的估值水平,中药股仍然值得参与。

 

2)复苏线的关键在于预期

 

从投资逻辑上来看,复苏线重归上涨需要等待经济复苏逻辑的确认。当前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国内经济更看重高质量发展并淡化对经济增速的要求,美国又在持续加息,因而我们认为即便三季度国内经济能见底,也很难进入到复苏过程中来,很可能也就是“L型”的状况。

 

而宏观经济复苏难,医药复苏线的逻辑就很难成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复苏线就没有机会,如果7/8月份这类股票的股价能出现大幅下跌,给投资者以很大的价格补偿的话,这类公司仍然有交易性的机会。

 

在复苏线中,我们最看好眼科医疗服务机构,这类公司在一季度的业绩恢复状况最好。因为高客单价的眼科患者以青少年为主,他们有考公、参军、求学等刚性需求,父母的付费意愿强烈,支付能力不太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

 

爱尔眼科的逻辑没有问题,分歧就在估值上。我们主观认为,爱尔眼科如果能跌到40倍市盈率水平的话,仍有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交易机会,否则就需要以震荡的方式通过时间来消化估值。

 

在螺蛳壳中做交易

 

总结起来,我们认为三季度医药股的投资难度是比较大的,与上半年中药股的趋势行情截然不同,三季度的收益要立足于博弈的角度,在交易中寻找盈利的来源。

 

中药的成长逻辑最确切,股价回调后仍有交易的机会,是下有底、上有顶的行情。复苏线的长期逻辑目前并未出现,而且我们认为三季度复苏逻辑得到确认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如果复苏线要出现一波上涨行情,需要立足于大幅下跌后的估值补偿。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