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FOF发展,道阻且长
免费 2023-07-03 08:40

FOF发展,道阻且长

文章所属专栏 基金行业研究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马哈投资(ID:damahatouzi),作者:我叫大马哈,原文标题:《FOF发展,道阻且长》,头图: 视觉中国


自南方基金于2017年10月19日成立的全市场第一只公募FOF基金(南方全天候策略)算起,我国公募FOF已经走过了快6个年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80家公募基金开展了FOF业务,合计共管理442只FOF,折合1946亿管理规模,单只产品平均管理规模不足5亿


尽管过去几年我国FOF产品从无至有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本着解决基民投资最后一公里难题以及个人养老问题的FOF产品,其发展速度与大家最初的美好预期相去甚远。相对于近几年管理规模剧增的主动权益基金,公募FOF并未随之蓬勃发展,目前依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首发规模偏小、发行失败、规模过小导致清盘等种种困扰依然围绕着FOF挥之不去。


既然推出FOF的初衷这么好,为何投资者依然不买账?作为一个基金行业的第三方观察者,今天我试图谈谈自己对于当前FOF发展所遇困境的一些思考。


FOF解决“选基难”了吗?


说到的FOF的优势,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FOF可以解决选基难的问题,因为FOF的背后代表者专业投资者帮助我们选基金。但随着FOF产品变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由之前的选基难变成了选FOF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FOF分类难。根据权益中枢的不同,FOF可分为股票型、偏股型、平衡型、偏债型、债券型及目标日期型等类别,要对FOF业绩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分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尽管根据FOF产品的业绩基准可看出其相应的权益中枢,但我发现有一定比例的FOF产品并非严格按照业绩基准来定位,考虑到这些异常因素,我们需要自己去对FOF进行再分类。


而再分类与主动权益基金不一样,像普通的主动权益基金我们看看各期权益仓位及行业分布就大概心里有数,对FOF进行再分类需要对其所持有基金进行持仓穿透才能看出该FOF的含权益比例,这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并不容易。


业绩差异大。根据第三方平台万得给出的基金分类,目前有100多只的权益FOF(基准权益比例>50%)。如果单看这些产品2022年的业绩,最大跌幅超过25%,最小跌幅不足5%;如果再单看这些产品2023年的业绩,最大跌幅超过7%,表现最好的涨幅超过2%。面对业绩分化这么大的FOF产品,对于想将选基交给专业人士的投资者而言,做选择时内心一定是非常茫然的。


选择优秀的FOF基金经理难。很多朋友可能觉得,相对市面几千只权益基金,目前FOF产品只有几百只,选择难度要小很多。其实不然,选择优秀权益基金经理的难度比选择优秀FOF基金经理的难度要小:


(1)很多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有着非常长的业绩,如果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可以尝试懒人选基法,找一些五年十年能超越沪深300的投资老将做分散配置即可,另外还可以选择指数增强,他们业绩都久经考验;而目前大多数FOF产品成立时间都不长,很难完全通过最为直接的业绩去评价FOF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2)随着基金研究团队变得越来越多,大家对主动基金经理的评价方法变得越来越成熟,比如看持仓看投资风格特点等,稍微花点时间还是能够研究清楚的。但大家很少探讨如何评价FOF基金经理,如何评估他们的行业轮动、资产配置和选基能力,如何对他们的业绩进行归因,对于FOF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研究在全市场中几乎是空白的。而考虑目前市面已经有80家基金公司开始涉足FOF业务,对FOF管理人进行恰当的评价是非常有重要的。


上述是评估及选择FOF产品遇到的不少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从专业人士的角度都不是很好解决,更别提FOF的目标客户——基金小白。


FOF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了吗?


FOF产品的另一个初心就是要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有能力帮基民赚钱,没有过硬的业绩投资的收益自然不理想;第二件事情就是能够获得基民的信任,如果没有投资者的信任,投资者很难拿得住,赚钱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目前FOF产品无论是在业绩还是在赢取投资者信任上都做得不太理想。


先说业绩,我们仍然以上述100多只偏权益类FOF为例,2022年共有49只偏权益类FOF产品经历了全年的行情,这些产品的平均跌幅为17.11%,同期偏股基金指数的跌幅为21.8%,看起来这49只产品的跌幅小于偏股基金,还不错?


其实不然,这49只基金中包括不少权益中枢在60-70%的FOF,权益中枢在90%以上的FOF则非常有限,假设这49只产品的平均偏股基金仓位为80%,那么80%偏股基金指数的跌幅为17.4% (21.8%*0.8),很遗憾,这49只偏权益类FOF的整体业绩与偏股基金指数仅仅打了个平手


面对这样的熊市行情,按理说FOF基金应该大有可为,通过各种手段努力降低回撤以减轻投资者的痛苦,从而让投资者在低位不离场。可现实却很残酷,FOF产品在这样的极端行情中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他们选基及行业配置上的专业性。至于其他年份,FOF产品的业绩也谈不上突出,在此不再赘述。


再说赢取投资者的信任度。要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度,业绩好是前提。因此这一点不用多提,业绩没做出来,那么要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度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而且哪怕业绩好了,要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度,也需要做非常多的细致工作,比如让更多投资者理解FOF产品赚钱的底层逻辑,让投资者对FOF产品感到这放心,投资者才会愿意长期持有一只产品避免追涨杀跌。


FOF相对于投顾的优势在哪?


FOF还没发展好,后面的“追兵”基金投顾又马不停蹄的到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基金投顾已经由此前的试点阶段转变为常态化运营阶段,根据监管层的统计,目前投顾业务的规模已经高达1464亿元,跟FOF已经很接近了。


面对业务属性与FOF高度同质化的投顾,FOF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FOF相对于投顾的优势在哪?


先说也就是投资层面,FOF是将一群人的钱归集到一起以一个账户的形式去投资,监管层对换手率没有要求;投顾则是投顾主理人给一群人各自的账户进行投资决策,监管层对换手率有严格限制。


从这个角度,两者在投资上各有利弊,限购的底层基金对于投顾要友好得多,但投顾有换手率的约束,相对于FOF更难以发挥自身的能力。尽管这几年行业轮动很快,结构性投资机会很多,FOF基金能否发挥自身在投资上的灵活性,将这些更自主的投资决策转换为基金的投资业绩,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说也就是投资者陪伴层面,基金投顾相对于FOF会有着先天的优势,监管层是非常鼓励投顾主理人加强投资者陪伴的,这样的话投顾主理人对外出镜的频率、输出的观点就比FOF基金经理多了很多,而且投顾产品运作的透明性也会比FOF高,一旦投顾产品本身业绩不错,投资者会更容易产生信赖感。


另外相对于FOF基金经理从业背景的单一化,很多投顾主理人来自于大V,他们本身就与粉丝建立起比较强的信任感,在投资者陪伴上优势更为明显。


整体来看,FOF产品相对于投顾这种更为灵活的产品形式,其优势并不明显,只能凭借着更好的灵活性比拼业绩。而目前FOF产品整体业绩并不太理想,所以...


小结


本文提到了很多制约FOF发展的问题,其实除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派生问题,比如:


(1)目前FOF基金经理大多数仍然是资产配置派而非选基派,事后看行业轮动或者资产配置显得无比简单,但就像择时一样,有多少FOF基金经理能真真正正把这件看起来简单实际则无比复杂的事情做好呢?


(2)目前养老FOF的设计方式,大多借鉴了美国市场的成熟经验,而在A股这种非长牛的市场环境下,能否真正解决好投资者的痛点呢?


我觉得要解决上述林林总总的问题并不容易。后面我也将加强对FOF及投顾产品这块的跟踪与研究,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马哈投资(ID:damahatouzi),作者:我叫大马哈,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