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AI太“火”,液冷温控将加速渗透 | 行研
2023-06-29 08:30

AI太“火”,液冷温控将加速渗透 |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09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液冷满足AI服务器对散热的要求以及数据中心的低PUE的要求,其发展是大势所趋;

  2. 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动液冷服务器与机构的解耦,上游的温控供应商均有发展机会;

  3. 具备浸没式液冷技术储备,与阿里合作的温控供应商,有望在浸没式液冷赛道中脱颖而出。

 

AI实在是太火了,各大厂商纷纷布局AI大模型,掀起了一场“百模大战”。“百模大战”的背后,是效率之争、AI算力之争、AI服务器之争。

 

目前,因算力资源紧缺,AI服务器的价格也出现了疯涨。目前,H800服务器报价已经上冲至300万元/台。

 

与以往的服务器不同,AI服务器的一大特点便是采用了液冷的散热方式,也被称为液冷服务器。随着AI服务器的大规模放量,提供液冷散热方案的供应商同样迎来发展机遇。

 

当下,如何看待液冷温控行业呢?哪些厂商“卡位”了液冷温控赛道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液冷大势所趋

 

在未来AI应用的爆发的趋势下,AI服务器的需求将会快速提升。相较于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因包含大量的高功率GPU芯片。这些芯片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对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风冷散热方案将不再适用。

 

相比于风冷,液冷具有更高的散热能力,将成为数据中心机柜及服务器温控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液冷系统常用介质有去离子水、醇基溶液、氟碳类工质、矿物油或硅油等多种类型;这些液体的载热能力、导热能力和强化对流换热系数均远大于空气。

 

除了散热效果好,液冷方案也满足了政策要求的低PUE(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的要求,液冷数据中心的PUE可达到1.2。据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披露,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内。

 

另外,2023年6月5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发布《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表示2025年开展液冷技术的规模应用,50%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应用液冷技术,力争成为液冷技术引领者、推广者,形成完整的液冷产业生态。

 

因此,液冷温控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相关液冷温控设备商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从市场空间来看,据券商预计2025年国内IDC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132.8亿元。其中AI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达100亿元、通用服务器液冷市场规模达32.8亿元。



从技术路径来看,液冷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其中,冷板式液冷,发展时间最早,技术成熟度较高。相对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实现了100%液体冷却,具有更优的节能效果。浸没式液冷散热节能优势明显,在超算、高性能计算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喷淋式液冷公开展示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相对较少。



冷板式液冷对于服务器本身改动较小且技术成熟,短期内有望放量。而浸没式制冷效率更高,成为主流厂商目前的研发重点,是数据中心的跃迁式技术创新,预计随着技术方案的不断成熟,浸没式将成为更重要的主流解决方案。据赛迪研究院预测,我国液冷数据中心的浸没式液冷的市场占比将从2019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41%。



在冷板式液冷短期有望爆发,长期浸没式液冷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哪些企业有望受益呢?

 

二、产业链格局未定

 

液冷温控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的产品零部件提供商、中游的液冷服务器提供商、下游的算力使用者(即数据中心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等)。

 

虽然产业链分工明确,但中游服务器厂商企图通过一体化产品方案,在冷板式液冷领域获得更强的话语权。

 

目前,业内尚无服务器与机柜统一接口规范标准,机柜与服务器深度耦合。下游买了服务器,就必须再次购买与之匹配的机柜。这样一来,提高潜在进入者的技术门槛,中游服务器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尽快提升市占率,达到“店大欺客”的效果,挤压上下游的议价空间。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作为服务器、机柜的大买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认为服务器、机柜的解耦交付更有利于促进竞争、实现多厂家适配,便于后续灵活部署。

 

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发布《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提出在冷板式液冷领域,联合产业链上游企业,推进服务器与机柜盲插统一接口标准化,促进服务器、机柜的解耦交付。


(资料来源: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

 

妙投认为,受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推动,解耦交付有望冷板式液冷的主流方式,将直接利空液冷服务器厂商。

 

而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不用考虑是否需要绑定大客户,均有发展机会。冷板式液冷的产业链较为成熟,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同飞股份、佳力图、依米康均有涉足。解耦交付将导致中游竞争程度更高,规模越大、客户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越高,如:英维克等。

 

与冷板式液冷不同,浸没式液冷呈现出定制化的特点。据《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介绍,浸没式液冷需要密封舱体存储冷却液,服务器设备应满足对冷却液的兼容性,因此采用定制化IT设备。

 

另外,浸没式液冷的产业链尚不成熟,市场并未形成绝对龙头。电信运营商现阶段主要推进单相浸没式液冷,而下游客户阿里巴巴以单相浸没式液冷为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定制化的特点,一旦有单相浸没式液冷温控方案通过下游客户的认证,下游客户倾向于维持与现有技术供应商的合作,不会轻易更换主要供应商。

 

妙投认为,在单相浸没式液冷有技术储备、下游客户是阿里巴巴的液冷温控厂商(如:英维克、申菱环境等),有望获得先发优势,其业绩增长确定性也将高于其他厂商。



三、小结

 

在AI服务器散热要求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的低PUE要求的背景下,液冷温控已是大势所趋。据三大电信运营商规划,2025年,50%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将应用液冷技术,确定性较高。

 

在冷板式液冷技术路线上,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推动服务器与机柜的解耦,众多液冷温控设备厂商均有机会受益。其中,规模越大、客户越多的温控设备企业(如:英维克等)的业绩增长确定性更高。

 

在浸没式液冷技术路线上,电信运营商现阶段主要推进单相浸没式液冷,阿里巴巴以单相浸没式液冷为主要发展方向。由于浸没式液冷方案需要定制化,具备技术储备且下游客户是阿里巴巴的供应商(如:英维克等),有望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