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纵览存储行业,看存储行业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国内现状;
从营收弹性、未来成长空间、以及国产替代受益程度来分析对比各家上市公司。
近期,存储成为了半导体中最活跃的板块,自5月15号以来,板块大涨超过20%,大幅跑赢上证指数以及半导体指数。
一方面,随着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变化,存储是目前半导体板块中周期拐点最清晰的行业;另一方面,美光在国内受到安全审查的影响,国内的存储公司将在国产替代中明显受益;此外,AI服务器的爆发又为存储带来了新的增量。
落到标的层面,国内主要有四家存储芯片上市公司——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普冉股份,那么,从基本面来看,美光受到国内安全审查之后,哪些公司将更会因此受益?以及在存储行业复苏背景下,谁的弹性更大?未来哪家公司又更具有发展潜力?
在分析四家公司之前,先对存储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国内现状有一个简单的梳理。
1、存储行业概览,国内和国外仍有差距
首先,存储是半导体中市场规模最大的板块之一,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558.93亿美元,其中存储芯片为1538.38亿美元,占比27.67%且仅次于逻辑芯片(27.85%),在各领域有着丰富应用并起重要作用。
按照分类,存储芯片又可以主要分为DRAM、NAND以及NOR等产品;其中DRAM和NAND产品又占了存储的主要市场,2021年全球DRAM和NAND产品占了97%左右,此外其他还包括一些占比比较小的例如NOR、SRAM、EEPROM等产品,合计约只占到3%左右。
虽然存储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实际上行业的竞争格局集中,主要被海外几家大厂三星、海力士、美光、凯侠、西部数据等几家公司所垄断。
对标海外的公司,国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国内最领先的两家公司长存和长鑫来看,一方面,从技术上来看,在NAND领域,长存NNAD产品主要是128层,海外主流176层,238层已有所突破,目前国内落后1-1.5代左右,在DRAM领域,长鑫的主要产品在DDR3-DDR4,海外的产品DDR5已经大规模出货,此外在制程上长鑫19nm也显著落后国外14-16nm。
另一方面,从产能来看(存储行业类似于大宗商品,产能的扩建非常关键),例如在DRAM领域,目前海外龙头三星DRAM产能折合12寸在70万片/月,国内长鑫的产能目前只有6万片左右。在NAND领域,海外龙头三星DRAM产能折合12寸在65万片/月,国内长存的理论产能在10万片左右,和国外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由于两家公司暂未上市,上市的公司中,主要是兆易创新、东芯股份、北京君正、普冉股份等几家公司有存储芯片业务,主要采用Fabless模式,产品集中在一些中低端领域,属于国内的第二梯队。本文就将以这四家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其业务差异以及哪家公司更值得关注。
2、兆易VS东芯VS君正VS普冉,哪家更值得关注?
本部分将以收入构成、产品构成、下游应用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等来分析这几家公司。
1、收入弹性上对比,东芯和普冉存储业务占比更高,收入弹性更大
首先,从各家公司2022年的营收规模来对各家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以2022年的营收为例,兆易创新的收入体量最大,兆易创新(81.3亿元)>北京君正(54.12亿元)>东芯股份(11.46亿元)>普冉股份(9.25亿元)。
收入体量的差异也从侧面的反映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截至5月30日,兆易创新的市值751亿,北京君正的市值452亿,东芯股份的市值166亿,普冉股份的市值93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其业务构成来看,以2022年的营收构成为例。几家公司有明显的差异。兆易创新作为行业的龙头,属于两条腿走路,其业务不仅覆盖存储领域,MCU产品也在其营收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也是国内MCU行业的龙头公司。
北京君正的存储业务占其营收的75%,除了存储芯片之外,北京君正的主要产品还包括微处理器芯片和智能视频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业务,分别占其营收的2.35%、11.88%、8.85%左右。
东芯股份和普冉股份的存储产品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94.97%和94.27%,其中东芯股份的2-3%营收其实也和存储有关,主要是给其他公司提供存储技术服务;普冉股份的另一部分营收主要来自MCU产品和模拟芯片产品,是近年来公司新拓展的业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因此,总的来讲,在存储复苏的背景下,东芯股份和普冉股份的存储业务占比较高,相对而言弹性会更大一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兆易创新相比于其他存储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较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其MCU业务在其营收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当前MCU行业仍未有止跌的迹象,因此市场担心会拖累其营收的复苏,股价相对较弱。
2)理论能触达市场空间来看,东芯、君正、兆易能触达的市场空间较大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其产品能进入地市场越大,那么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就会越大,天花板可能就会越高。
从目前存储的几个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来看,DRAM(960亿美元)>NAND(680亿美元)>利基性DRAM(84亿美元)>NOR FLASH(39亿美元) >SLC NAND(21亿美元)>EEPROM(10亿美元)>SRAM(4亿美元)。
从各家公司的产品来看,兆易创新的存储产品主要是来自于NOR FLASH 芯片,在NOR Flash产品领域,2022年公司NOR Flash芯片市场已经排名全球第三。不过NOR产品的市场空间有限,并且成长动力也并不是很足,因此兆易创新未来要想有更大的成长就需要开辟新的产品曲线,这也是市场更关注其利基型DRAM产品的原因。
目前,兆易创新正在抓紧布局DRAM市场,其自研的面向利基型行业的DRAM产品已于2021年6月成功量产自有品牌19nm DRAM,未来将朝17nm演进,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兆易创新和合肥长鑫合作紧密(兆易实控人和合肥长鑫实控人为同一人),根据公司近期公告,预计23H1向长鑫的自研采购金额达2.08亿元,已接近2022全年水平(2022年2.61亿)。如果后续其DRAM开始放量,将会对公司的估值有明显的提升。
北京君正的存储产品主要由DRAM、SRAM、NOR FLASH三种类型产品构成,2022年其存储业务实现营收40.55亿元,其中DRAM业务占比在50%左右,是其存储核心产品,NOR FLASH产品占比在25%,SRAM受市场逐渐下滑的影响,占公司存储收入的10%左右。
2022年度公司SRAM、DRAM、Nor Flash产品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七位、第六位,处于国际市场前列。相对而言,北京君正是国内的上市公司中在DRAM领域走的最快的企业,虽然其产品和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君正主流产品25nm,国外在14nm左右),不过其在DRAM某些细分领域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东芯股份的主要存储产品包括NAND、NOR、DRAM及MCP等存储芯片,其中NAND中的SLC NAND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目前东芯股份为大陆SLC NAND龙头,2022年公司SLC NAND产品销售占比达到61.84%,NOR、DRAM和MCP的销售占比分别为6.31%、7.31%和19.69%,相对于国内其他上市公司,东芯股份的存储产品线覆盖更全,理论上能够触达的市场空间更大。
普冉股份的存储系列芯片包括NOR Flash和EEPROM,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95%),其中NOR Flash产品又占存储产品70%左右,EEPROM产品占其存储的30%左右。2022年普冉NOR Flash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6,在EEPROM领域其市占率份额同样排名全球第六,国内第二。
相对而言,普冉股份能覆盖的市场空间相对于其他公司要更小一些,同时行业地位和其他公司相比也稍低。近年来,普冉股份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其对标兆易创新,新业务主要集中在布局MCU和模拟芯片,2022年公司“存储+”(MCU+VCMDriver)贡献营收5299万元,同比增长9倍,营收占比6%。
3)美光受到国内审查,东芯股份、北京君正、兆易创新将会受益
在行业景气度逐渐回升的背景下,哪家公司的下游恢复更好,公司的短期弹性更大。此外,在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或将退出国内市场,那么和美光的产品在国内下游应用有重合的公司将会更加受益。
从下游产品应用领域来看,兆易创新的存储产品主要面向消费市场,特别是在蓝牙耳机领域,其市占率较高,公司为苹果耳机NOR FALSH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因此消费的复苏对其影响较大。
美光作为全球第三大DRAM厂商,在逐渐退出国内市场后,国内长鑫将会是最受益的公司之一,而兆易创新为长鑫的唯一代销商,加上公司自有产品DRAM产品的推出,也会受益。
东芯股份的主要产品SLC NAND为中小容量,主要应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要高的领域,如5G通信设备、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等,根据其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其产品被应用于网络通信(50%-60%)、消费(20%)、安防(10%-15%)等终端产品,因此,网络通讯市场的复苏对其业绩的影响最大。
5月下旬,美光受到国内的安全审查,其中美光在国内SLC领域市场占比在30%左右,SLC的主要应用下游就是常说的关键基础信息领域,因此随着美光的被制裁,东芯股份是在关键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领域最受益的标的。
北京君正的存储产品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与医疗、通讯设备及高端消费电子等领域,特别是在汽车领域,北京君正矽成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汽车和工控市场的复苏对其影响最大。
根据IC Insights数据,美光为全球车用DRAM龙头并占据45%份额,北京君正的子公司北京矽成份额约15%,仅次于美光。随着美光在国内遭遇审查,预计北京君正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普冉股份的存储分为NOR和EEPROM,其中NOR广泛应用于蓝牙耳机、TDDI、AMOLED等相关市场,其中,蓝牙领域是公司NOR产品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约占NOR营收的50%,主要终端产品是白牌TWS耳机。其EEPROM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手机摄像头模组领域,因此随着消费领域的复苏对其影响较大。
3、小结
在半导体行业即将出现拐点的背景下,存储行业仍是未来三季度、四季度最值得关注的板块之一。
从业绩弹性来看,东芯股份和普冉股份存储业务占其营收的比例最高,未来随着存储的逐渐复苏业绩的弹性会更大;从主要产品来看,东芯股份、北京君正的产品能触达的市场空间更大,未来的天花板更高,兆易创新正逐渐的切向DRAM领域,关注其在DRAM领域的放量情况。
从各家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来看,兆易和普冉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北京君正在车规和工业领域,东芯股份在网通领域,随着下游复苏态势的不同,几家公司的弹性会有所差异,未来关注下游复苏更为明显的上游领域。
此外,未来美光逐渐的退出国内市场后,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和东芯股份这三家在业务和其会有一定的重合,将会更加受益于国产替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