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拼多多股价为何狂飙近20%?| 一解财报
2023-05-30 08:00

拼多多股价为何狂飙近20%?|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4:5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受益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以及跨境电商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拼多多成长优势仍在;

  2. 盈利层面无需过度担忧,增加跨境电商投入对拼多多盈利能力的影响有限;

  3. 业绩有支撑,拼多多当下估值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3月17日至5月25日,拼多多股价跌幅累计36.5%,究其原因,一是拼多多2022年四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对其成长性较为悲观;二是拼多多加大Temu的投入,市场担忧这会侵蚀其盈利能力。

 

但5月26日,拼多多高开高走,最终收涨18.99%,一改往日低迷的颓势,主要是拼多多当日披露的业绩大超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

 

2023年一季度,拼多多实现营业收入376.4亿元,同比增速为58.18%,远高于36%的市场预期和46%的2022Q4增速。

 

横向比较,拼多多收入增速也领跑国内电商。

 

收入端:本季度,阿里巴巴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核心电商业务同比下降3%,客户管理收入则同比下降了5%;京东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1.38%,自营业务同比降低4.3%;美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69%。

 

利润端:2023年一季度,四家电商盈利能力均有所改善,其中拼多多利润率改善幅度较大。拼多多本季度利润率为18.41%,同比提升了9.3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电商行业存量竞争如火如荼,拼多多何以傲视群雄?

 


跨境电商打开增长空间


 

从营收构成看,拼多多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营销服务收入和交易服务收入,其中交易服务收入主要包括0.6%的技术通道费、多多买菜的抽佣和Temu的收入(商品销售收入自2021年三季度逐渐退出)

 

具体来看:

 

本季度,拼多多实现营销服务收入272.44亿元,同比增长49.68%,增速超预期,一方面,经济不稳定,线上复苏缓慢。2023Q1,国内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7835亿元,同比增速为10.2%,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拼多多受益于其高性价比、客单价相对较低的平台用户心智;另一方面,随着高价值商品和大品牌的比例提升,拼多多货币化率也在逐步提升。

 

交易服务收入为103.93亿元,显著超过市场预期的82亿元,同比增速也高达85.87%,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多多买菜超预期增长

 

多多买菜是社区团购模式,是以高频+刚需+规模大的生鲜品类切入,主打性价比高的市场,目标群体对价格敏感度较高,与拼多多的用户重叠度较高。且拼多多起家于农业电商,在农产品经营方面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积累,在生鲜布局上具有先天优势。

 

整体而言,多多买菜具备竞争优势。目前来看,随着竞争对手的“撤退”,拼多多已然成为社区团购的头部玩家。

 

二是跨境电商Temu表现亮眼

 

2023年一季度,根据久谦咨询统计,Temu的销售额已经突破8.1亿美元,交银国际预计Temu收入约贡献11亿元。

 

Temu上线以来快速增长,长期有望开拓成长空间。2022年9月1日,Temu正式在美国上线。4月21日,Temu上线英国站点,2天后,Temu又同时上线德国站、荷兰站、意大利站、 法国站与西班牙站。

 

5月18日,Temu再度开通了奥地利和墨西哥两个国家站点,截至目前,TEMU已开通12个国家的站点,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

 

据Marketplace Pulse,截至2023年5月Temu下载量在全球14个国家中的购物APP下载量排行榜占据第一,在美国、欧洲等多个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提升。2023年一季度,EMU已经拥有超过5000万注册用户和2000万活跃用户,月均成交额达到10亿美元。

 

目前,Temu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正加快欧洲覆盖,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拼多多的成长空间。

 

展望2023年二季度,考虑到2022年618大促受到一定物流受阻的不利影响,具备低基数效应,且二季度是传统电商旺季,因此预计拼多多下一季度有望迎来较好的收入增速表现

 


盈利层面无需过度悲观


 

拼多多于2019年6月主动发起百亿补贴,不仅迅速获得市场份额,也占领了低价的用户心智。但因政策环境变化和盈利压力,自2021年二季度起,拼多多的战略重心从追求成长性转向了利润。

 

不过,拼多多如今又重回烧钱策略。本季度,拼多多销售费用支出162.6亿元,同比增长44.92%,但这并未拖累拼多多整体的盈利能力,主要归功于其降本增效。

 

本季度,拼多多实现经营利润69.29亿元,比市场预期高26.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1.01亿元,同比增长211.64%,显著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60亿元。

 

成本端,拼多多本季度毛利率为70.44%,同比提升0.53个百分点,但由于低毛利率业务(Temu毛利率大约只有10%)收入占比提升,导致整体毛利率低于市场预期的73.8%。不过,因拼多多收入增速远超预期,使其毛利润规模超出市场预期27亿元。

 

费用端,2023年一季度,拼多多销售费用支出162.6亿元,同比增长44.92%,主要是报告期内拼多多加码促销活动发放额外优惠券及折扣,以及加大Temu的推广,但基于收入端的高速增长,其销售费用率还是同比降低3.95个百分点至43.2%;

 

管理费用支出8.164亿元,同比增长37.88%,管理费用率为2.17%,同比下降了0.3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95个百分点,主要是上个季度拼多多管理费用的股权激励有12.8亿元,同比增加了10.56亿元;研发费用支出25.07亿元,同比增长6.07%,研发费用率为6.66%,同比降低了4.5个百分点。

 

虽然拼多多后续会加大对Temu的投放,但也对其整体盈利能力影响有限,一是拼多多降本提效的效果逐渐显现;二是多多买菜亏损收窄以及主站货币化率在提升,有望覆盖跨境电商的大部分增量亏损。

 

总结来看,一是拼多多成长优势仍在。尽管线上复苏缓慢,市场竞争激烈,拼多多却受益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以及跨境电商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量;二是盈利层面无需过度担忧,增加跨境电商投入对拼多多盈利能力的影响有限。

 

估值上,截至5月29日收盘,拼多多市值为948.88亿美元(1美元≈7元人民币)。拼多多目前盈利较为稳定,适用于市盈率法估值,即市值=净利润*PE。光大证券和国海证券分别预计拼多多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08.75亿元和372亿元,对应的PE值约为17倍,安全边际较高。

 

不过,相关投资者也要谨防两方面风险:一方面业内竞争加剧,多多买菜和Temu业务进展不顺利带来业绩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发展不确定性、中概股退市风险带来的估值下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如果看完文章有收获,希望点击的点赞按钮,或者分享出去,前20名小伙伴可以免费读哦,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