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疫后复苏下,医美产品“三巨头”股价能反转向上吗? | 行研
2023-05-27 10:00

疫后复苏下,医美产品“三巨头”股价能反转向上吗? |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09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的“增收不增利”情况或将持续;

  2. 爱美客第二增长曲线“濡白天使”收入基数较小,短期难挑大梁。

 

2023年,在疫后需求复苏驱动下,市场对医美行业的业绩向好是有期待的;而医美上游企业以堪比茅台的高盈利能力受到市场较多青睐,是前期市场投资医美板块的优选细分赛道,代表企业就是被称为医美产品“三巨头”的爱美客、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2019年“三巨头”合计产品销量市占率超50%)

 

但实质上,根据各家公司发展情况看,当前医美“三巨头”的投资性价比并不高。

 

虽然在“颜值经济+互联网”驱动下,医美行业的景气度较高;但也要注意,近几年医美玻尿酸赛道越来越拥挤,竞争已经白热化。在业务放量但平均单价下滑的情况下,医美上游企业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注:据医美线上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市场上已有超过60个玻尿酸皮肤填充剂。而2020年、2021年同期这一数量分别是约40个、46个。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国内所有基于玻尿酸的皮肤填充剂平均出厂价,自2018年的每瓶约1557元降至2021年每瓶1111元。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大环境变化下,医美产品“三巨头”交出了差异较大的答卷。2022年,爱美客保持了营收、利润均不低于30%的同比增长;而同期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却“增收不增利”。

 

主要系,三者在面临市场环境挑战时,都去做了业务战略转变,拓展“以玻尿酸成分为主”的产品之外的机会,只不过发力的路径不同。

 

而站在当前时点看,三者在业务发展上各有隐忧,2023年,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或将持续,业绩表现相对较好的爱美客也有“硬仗”要打,投资还需谨慎。先来看下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的情况。

 

难题仍在,华熙、昊海“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或将持续

 

透视2022年财报,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在拓展的新领域投入上依然加大,且2023年在新领域会继续投入布局,可知短期内大概率会维持当下的业务构成,“增收不增利”的困局预计会持续。

 

先来看华熙生物,由于2022年度公司的功能性护肤品收入、毛利贡献均达7成左右,且净利润率已经从2018年的34%下降至15%左右,向护肤消费类企业逼近,可知公司实质上已经是一家美妆企业了。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显示,2022年度,华熙生物旗下的功能性护肤品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分别实现营收13.85亿元、13.68亿元、6.05亿元、8.9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64%、39.73%、44.06%和106.40%。

 

原料业务实现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8.31%;而主要是医美的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2.00%,这也是华熙生物唯一出现营收同比下滑的业务板块。

 

可知,功能性护肤品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业务了。

 

在竞争更为激烈的美妆赛道,华熙生物为了抢夺更多功能护肤品的市场份额,销售投入不断增加,销售费用率更是从2018年度的26%攀升至2022年度的48%,这也是净利率水平和利润增速承压较大的原因。

 

而据公司3月交流资料,公司当前功能性护肤品以线上收入为主,2023年将会在线下做更多的布局和活动,由此可知,2023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会继续投入,销售费用率较高的局面短时间难以改变。

 

(资料来源:华熙生物2022年报)

 

再来看昊海生科。梳理财报,2016年以来公司在医美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多起并购迈入眼科和骨科领域,且公司的眼科业务已经取代医美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年度收入贡献36%;医美业务收入贡献35%,为第二大业务;骨科次之,收入贡献18%。

 

而昊海生科2023年经营计划中提到,将继续使用自有资金,围绕眼科、医美、骨科、外科四大快速发展的治疗领域进行探索,预计2023年收入构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由于公司业务板块较多,致使精力过度分散无法在每个领域都做到深耕并均确立竞争优势。如公司第一大眼科业务虽然拓展多年,但在眼科领域中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中进展不大,可知整体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则2023年眼科业务为了进行更多产品销售,预计需要更多的营销投入。2018-2022年眼科业务的收入复合增速仅为3.42%,且毛利率逐年下滑。

 

而昊海生科用于骨关节腔注射诊疗的骨科产品市占率第一,2021年已经达到45.49%,未来市占率提升难度较大;再加上其所处行业天花板不高,且增速不快,该项业务的未来成长空间有限。据标点医药统计及预测,2021年我国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市场规模约19.83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30.77亿元,2022-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6%。

 

再加上医美领域聚焦于竞争激烈的玻尿酸类产品,业绩增长承压较大;虽然2021年9月通过收购欧华美科产品线中加入了射频及激光设备,但测算看业务增长也不快。采用欧华美科2021年并表4个月的收入9487.54万元测算,2021全年12个月收入预计在2.85亿元左右,2022全年2.90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速仅1.8%。

 

则考虑到医美、眼科业务竞争激烈,以及骨科业务增长潜力有限,短期内昊海生科三大业务盈利能力下滑的局面较难改变。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故,整体看,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当前“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预计未来还将持续。同时,结合机构预测华熙生物、昊海生科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7%和55%,上述企业当前47倍和78倍的滚动市盈率均不低,注意后续股价继续下调风险。

 

那么,业绩表现较好的爱美客投资机会如何呢?

 

爱美客也有“硬仗”要打

 

对比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均从医美拓展至其他领域提供业绩增量,爱美客更加专注于医美产品终端业务,并通过持续推出新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从数据来看,除了占比不到1%的护肤品业务外,爱美客近99%的业务都集中在医美终端,这也为高盈利打下了基础。在医美终端业务范围内,爱美客保持每2-3年推出一款医美新品的节奏,产品接力放量支撑业绩增长,并持续拓展再生材料、肉毒素等新品类等。

 

但即使在第二增长曲线再生类产品“濡白天使”快速放量的情况下,也未能扭转公司在玻尿酸竞争加剧,产品平均单价下滑带来的业绩增速放缓,2022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速由前期40%以上下滑至30%左右(2020年除外)

 

注:根据爱美客公告中的玻尿酸溶液类产品销售收入和销量换算,2022年平均单价从去年同期384元下降至374元。

 

主要是“濡白天使”2021年6月才获批上市,即使放量较快且竞争格局较好,但由于目前收入基数还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增长驱动有限,即要挑起爱美客业绩增长的大梁还需要时间。参考光大证券研报数据,濡白天使2022年实现营收3亿元,预计同比增速370%,收入占比仅15.47%。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而公司虽然在胶原蛋白、肉毒素、减重药等医美热门赛道进行了布局,但推进最快的肉毒素产品若于2023年提交NDA申请,预计也得2024年才能上市,减重药利拉鲁肽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最快预计2025年获批上市。

 

至于胶原蛋白领域目前尚未有医美产品。公司于2022年通过收购间接持有哈尔滨沛奇隆生物制药57.5%股权,布局动物胶原蛋白领域,沛奇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生物蛋白海绵、止血愈合敷料等。

 

故,短期看,公司业绩大概率仍依赖于竞争激烈的玻尿酸类产品,在产品单价下滑的情况下,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速放缓可能会持续,从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草案约定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不低于35%的行权目标中可进一步验证。

 

同时,结合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不低于35%看,公司当前71倍左右的估值不低,注意市场回调风险(截至2023年5月26日收盘)

 

小结

 

整体看,医美玻尿酸“三巨头”目前各有隐忧,投资还需谨慎。

 

对比看,华熙生物、昊海生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而聚焦医美主业的爱美客,虽通过拓展非玻尿酸类产品保持盈利能力稳中有升,较其他两家具有优势,但在玻尿酸溶液类产品单价下滑、且第二增长曲线“濡白天使”产品目前收入基数较小,挑起爱美客业绩增长的大梁还需要时间,以及估值不低看,投资性价比也不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