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赛坡
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期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行业发展以及读书是否有用等话题,推荐一组长文:
· 人工智能是不是一种人类自恋行为?
· 微软为何与 OpenAI 合作?
· 把读书变成一种“治疗方式”
· 大语言模型是否毁掉了写作?
· 当科技公司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
· 崇尚“无用之用”的乔布斯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人工智能是不是一种人类自恋行为?
“自恋”(Narcissus)这个词的起源很有意思,传说一位名叫“Narcissus”的希腊少年长相俊美,但自负的他看不上任何向他表达爱意的女子,某天这位少年在湖水边看到自己的倒影,竟然不自觉地爱上了自己,再也无法动弹,最终变成了一株水仙(英文单词是 narcissus)。
在这篇文章(链接、25 分钟阅读时长)作者看来,人类现在对于人工智能的迷恋,和曾经的这位希腊少年无异。
一方面,人类习惯于在各个场合寻求符合所谓“人类智能”的迹象,从农业社会时代感知大自然不同生物的“智能”到工业革命之后无数个建造机器智能的尝试,再到 1950 年代以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幻觉)”,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或者说,人类一直在寻找湖中自己的倒影。
但另一方面,至少是现在现阶段,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机器智能本质上还是一种“计算”方式。作者指出,如果以功能主义的观点来看,机器的确可以通过诸如句法、语义的理解和重新组合,展现出一定的“思维能力”,比如现在各类大语言模型的输出过程,看起来似乎是经过“思考”的过程。
不过,功能主义否定了人类意识的独特性,从而让“思维”过程和“计算”过程画上等号,这是对人工智能最大的误解。
微软为何与 OpenAI 合作?
ChatGPT 的走红不仅让 OpenAI 成为明星公司,也让外界不禁感叹微软当年投资 OpenAI 的明智。推荐这篇对微软 CTO Kevin Scott 的专访(音频链接、文本链接、55 分钟收听时长),作为主导与 OpenAI 合作的微软核心人物,Kevin Scott 坦率地表示,微软这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巨头公司,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才能不断推动这家公司的内部变革,显然,这次与 OpenAI 的合作效果很不错。
这篇访谈还有几个我个人认为很有趣,也是值得思考的方面,比如,微软力推的“Copilot”对于开发者到底意味着什么?Scott 提到,每个行业的开发者都是为这个行业开发“Copilot”的最佳人选,这本质上也是“基础能力(大模型)+行业知识”的合作模式,也会成为大模型落地到各行各业的路径之一。
再比如,Kevin Scott 谈到微软与 OpenAI 的“分歧”,与其说“分歧”,倒不如说是一种范式革新过程中的理念冲突。
微软内部一大批业内顶尖的机器学习专家们,一度无法接受 OpenAI 对于 GPT 的迷恋,但这种理念冲突随着模型效果越来越好而逐渐淡化,并逐步形成共识。
读书不仅是乐趣,也是一种治疗方式
我们常常把读书当作一种拓展知识或发展兴趣的方式,但这篇长文(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给出了另一个方向:通过读书的方式,治愈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理问题。
“读书疗法”的历史由来已久,比如 16 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蒙田,就推荐利用读书的方式,帮助朋友走出失去亲友的悲伤;乔治·艾略特在她丈夫去世后通过阅读但丁的作品来克服悲痛。
本文的作者并未停止在理论层面,他还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他的实践课程足够灵活,既可以分享小说节选,也可以将诗歌甚至歌词作为阅读材料。
一系列理论与实践让我极为震撼,正如作者所言,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和阅读方式至关重要,这也使得“读书疗法”从来没有标准操作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情感需求,不妨花点时间去寻找合适的读物与方式,自己治疗自己。
大语言模型是否毁掉了写作的神圣?
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语境,“写作”的兴起都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一个社会从“口述文化”到把“文化”写下来的时候,新的阶层(比如懂得书写和阅读的人)开始涌现、新的技能(比如读写能力)开始改变知识传播的路径,由此也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
如今,当大语言模型,比如 ChatGPT 可以“写”出任意东西的时候,人类社会是否也来到一个新起点?在这篇文章的作者(链接、25 分钟阅读时长)看来,我们有必要让大语言模型禁止使用“i(我)”来代称自己,因为这会让公众或读者误以为大模型拥有了“写作”能力;同时还要禁止使用“we(我们)”统称大模型与人类,因为这是两类不同的存在。
事实上,作者更深层次的考量是要构建起清晰的标记系统,以此区分人类创造的内容和机器创作的内容,这也正在成为一种共识,类似“数字水印”的技术会成为一项重要技术。
当明星科技公司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
又快到中国大学生的毕业季,往年被热捧的科技公司今年多少有点落寞,互联网巨头裁员、科技创业式微等“坏消息”层出不穷,毕业生们需要找到新的落脚点。
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今年以来,Meta 已经启动多轮裁员、亚马逊和 Google 的人员优化令几万个岗位消失、苹果冻结部分职位招聘等等,都迫使北美名校的毕业生们经历痛苦的理念转变,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
这篇文章(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指出,越来越多的学生们不再追求光鲜的公司和虚幻的福利,而是寻求稳定性和实际经验。这种转变对于整个科技行业来说,可能引导公司重新思考自身的战略,并更加关注员工的福祉和长期发展。
多一些“无用”的尝试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大喜大悲的 20 世纪之后,已然进入到一个“一切皆有目标”的功利时代,特别是科技创业的热潮推动下,一夜暴富俨然成了做事情——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的终极目标。
这篇文章给出了另一个思考角度,在商业领域之外,不妨多一些不为赚钱的“无用”尝试,这并不是所谓“躺平”,而是把享受创造过程与愉悦自己身心放在更优先级的位置,人类并不是只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更是一种拥有创造并感受美的动物。
这让我想到庄子在《逍遥游》里的一句告诫:“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与之相关的还有一篇 12 年前的长文(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探讨乔布斯的无用之用之道,摘录其中的一段话:
当乔布斯回到苹果,执意要开发一款MP3播放器时,苹果大多数人认为这根本不是创新—索尼和其他公司早有类似产品。
乔布斯的优势在于他是个真正的音乐迷。他懂得对于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来说,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他们需要的是“那首歌”,而不是“一首歌”。在某一时刻,“这首歌”重于其他所有的歌,这就是为什么随时找到那首你需要的歌曲对消费者如此重要的原因。
当时市面上还没有一款音乐播放器能够把一个人心爱的专辑全都装进来,同时能让消费者在上千首歌中快速选择,这就是后来苹果公司的大热产品iPod的卖点:“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