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头图|视觉中国
昨天央行公布了5月MLF续作的情况,今天早上统计局公布了4月的经济数据。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数据的最新情况。
一、MLF续作情况解读
先来看一下MLF的续作情况。5月份央行选择了小幅加量平价续作5月到期的MLF,本月到期1000亿,央行超量续做1250亿元,利率维持2.75%不变。这和周末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完全相反,央行不仅没有改变续作的利率,加量续作的幅度也并不大。
政策和市场预期之间出现明显差异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两者最终的目标不同。
对于政策而言,通过逆周期政策抚平经济波动,在经济好的时候抑制过热的情绪,在经济差的时候托底需求。但由于政策发挥作用有滞后性,因此政策的行动一定是要在非常明确的经济趋势下才能做出应对。
比如2021年初中国经济就开始出现下行的信号,但央行直到7月完全确认之后才进行了这轮周期中的第一次降准。同理单纯4月的经济数据有可能是单月的波动,并不足以成为趋势的信号。因此央行按兵不动可以理解。
但市场不一样,市场总是期待利好政策的出台,而一部分最急切的投资者又是市场上嗓门特别大的,很容易盖住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声音。
所以这就导致经济稍微好一点,市场就开始担忧货币政策收紧,经济稍微差一点,市场就开始期待货币政策宽松。
考虑到复苏的力度不强,因此后续央行仍然有降息的可能。但这一定是在决策者确定经济仍然需要刺激之后,这是政策的审慎要求所必须的,单月经济数据下滑就立刻有降息应对的概率并不高。
二、4月份经济数据解读
再看一下4月的经济数据:从总体来看如果只用一句话给出结论就是:经济改善力度进一步回落,不同数据结构分化更加明显。社零数据得益于去年的低基数,同比涨幅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滑趋势,出口在短暂超预期后出现回落。
投资数据中基本印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制造业继续下行趋势、基建见顶回落、延续两年的地产下行周期开始进入底部震荡趋势。
消费同比上涨幅度扩大。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作为参考,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8%。
从结构上看,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同比涨幅继续扩大,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上升幅度最大,但受基数影响较大。4月商品零售额同比上涨15.9%,而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9%。餐饮收入同比由1-2月的上涨26.3%抬升到上涨43.8%。虽然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额同比涨幅扩大,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去年的低基数效应。
去年同期上海疫情,导致砸了一个“深坑”,在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同比涨幅扩大也就可以预期了。这种低基数的情况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有所改变,在此之前社零数据会持续维持在高位,但并没有太多的指示意义。
从主要商品来看,不同商品种类之间出现明显分化。改善幅度较大的主要是服装、鞋帽、针纺织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整体来看主要以可选消费品为主。中西药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类别的同比涨幅不涨反跌。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1-4月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作为参考,2023年1-3月同比增长为5.1%。
4月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同比数据均继续回落,其中制造业是正处于下行周期,基建投资则属于高位见顶,房地产投资则是低位反弹后缓慢回落。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领取七天会员,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