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中特估”下,三大运营商该如何价值重估?| 行研
2023-04-07 22:00

“中特估”下,三大运营商该如何价值重估?|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17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2023年三大运营商加码算力网络的资本开支,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动力;

  2. 由于“中特估”没有量化标准,对三大运营商采用分部估值的方法更为合理。

 

近日,三大通信运营商相继发布了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业绩增长较为稳健,符合市场预期。

虽然三大运营商业绩并未给人惊喜,但股价却大幅上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自今年以来分别上涨42.63%、58%、24.11%。

 

究其原因,妙投认为其股价由估值驱动,也就是当下热门话题“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价值重估。

 

那么,站在当前节点,如何看待三大运营商的投资价值,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看未来业绩增长能否超预期;二是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三大运营商的估值如何重估?接下来,妙投将从业绩、估值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业务增长稳健,战略加码数字经济

 

在大力倡导数字经济和传统通信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正加大算力网络的投入,短期难有超预期的增长,但有望成为未来3年拉动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三大运营商的财务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的业绩增长依旧较为稳健。2023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个位数的增长,而中国联通因业绩基数较小,归母净利润实现了10%+的增长。


(数据来源:choice)

 

究其原因,妙投认为有以下2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国内人口红利见顶,三大通信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传统通信业务的陷入增长瓶颈;

 

另一方面,在“提速降费”的政策指导下,三大运营商虽然“垄断”了电信市场,但无法对产品及服务进行大幅度提价。

 

因此,在电信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向数字经济方向。其中,资本开支计划最能体现三大运营商的战略方向,备受业内关注。

 

从资本开支金额来看,三大运营商2023年资本支出总额合计达到3591亿元,较2022年的3519.28亿元微幅增长2%。其中,资本支出金额最大的中国移动自5G建设周期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虽然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额度增长不高,但加大了对数字经济的底座——算力网络的投入。

中国移动规划,2023年在算力网络领域投资452亿元,较2022年增加117亿元,同比增长34.92%。此外,中国移动计划新增云服务器超24万台、对外可用IDC机架4万架。

 

中国联通规划2023年算网投资占比将超过19%,不少于146.1亿元,预计同比增长超过20%。

 

另外,中国电信2023年的产业数字化投资同比高增40%至380亿元,占整体资本支出比例达到38.4%,较2022年提升9.1个百分点。其中,IDC预计投入95亿元(2023年达到56万机架),算力(云资源池)投入195亿元。

 

三大运营商在算力网络的投入,也将逐步转变为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在产业数字化业务上。比如:三大运营商建设数据中心,可提供机房、机柜租用及运维的服务;三大运营商建设算力网络,为政企提供“上云”以及算力资源等服务。

 

根据2022年报显示,三大运营商对产业数字化业务增长的统计口径不同,但产业数字化业务均有不俗的表现。2022年,中国电信实现产业数字化收入1178亿元,同比增长19.7%,公司的天翼云实现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2022年,中国移动实现政企业务(含产业数字化)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22.6%,移动云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08.1%。

 

而中国联通未详细披露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数据,但表示产业互联网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首次突破20%。公司的联通云继续翻倍增长,2022年实现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21%。

 

在未来数字经济持续景气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加大算力网络的投入,将继续支撑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持续增长,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中特估”拔高三大运营商估值

 

今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在二级市场表现亮眼,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估值体系”的提出,市场资金积极响应,三大运营商估值也得到了提升。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字头”或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都得到提升。

 

因此,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三大运营商是否满足“中特估”的要求呢?

 

易主席在提出“中特估”时,认为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

 

从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妙投认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可以理解为类似淘宝的“平台型能力”和产业链纵向拓展能力。三大运营商借助于在电信市场、算力网络的绝对优势,发力产业数字化领域,形成以数据中心、通信网络为底座的算力平台,契合“专业化战略性整合”这个特质。

 

对于投资者关系以及信息披露,国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三大运营商每个月都公告运营数据,定期举办业绩说明会,信息披露较为透明。

 

因此,三大运营商加码产业数字化,完全满足“中特估”的要求,其内在价值也将迎来重估。

 

那么,在“中特估”体系下,该如何对三大运营商进行估值呢?

 

虽然“中特估”已经被提出,但资本市场并没有出现“中特估”估值方法的量化标准。妙投认为,采用分部估值的方法较为合理,这与当下的估值体系并不冲突。一方面,给予成长性高的新兴业务较高的估值;另一方面,给予传统业务少量的估值提升或参考其他资本市场的估值。

 

这里我们以中国移动为例,分别对其传统业务、云计算业务进行估值。传统业务方面,据券商预计2023年公司非云计算业务利润1231亿元,给予2023年中国移动传统业务16倍的PE;云计算业务方面,据券商预计2023年云业务收入900亿元,参考AWS的7-8倍PS估值水平,这里给予2023年中国移动云计算业务4倍PS。最终进行加总可得,2023年中国移动的参考估值为23296亿。


对三大运营商进行分部估值券商对非云计算业务利润预测(亿)PE券商对云业务营收预测(亿)PS
中国移动1231169004
中国电信2511510004
中国联通77155203


按照这种方法,据券商测算2023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参考估值的估值分别为7765亿、2715亿。


三、小结

 

从财报可以看出,2022年三大运营商的业绩增长依旧稳健,符合市场预期。在倡导数字经济的背景下,2023年三大运营商将加码算力网络的资本开支,这些资本开支未来有望逐步转变为产业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动力。

 

估值方面,三大运营商完全符合“中特估”的要求。由于“中特估”没有量化的标准,妙投认为可采用分部估值的方法进行估值较为合理。结合券商盈利预测可以得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2023年参考估值为23296亿、7765亿、2715亿。当下,三大运营商仍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中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如果看完文章有收获,希望点击下方的点赞按钮,以及可以分享出去,前20名小伙伴可以免费读哦)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