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头图|视觉中国
很多投资者对“4月决断”这个概念比较感兴趣,今天我们深入的介绍一下4月决断这种现象。
我们在去年8月23日的内参中讲过A股历史上比较值得注意的季节性效应,当时简单介绍过“4月决断”这一概念,这个概念主要是指一般4月份一季报披露结束之后的市场表现决定了当年市场走势的大体趋势。
今天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更新一下我们对这种季节效应的认知,为了避免重复,之前内参讲过的基础性内容我们这里不再重复。除此之外,对除了“4月决断”之外例如春季行情、红十月等其他的季节性效应感兴趣的投资者也可以回看一下往期的内容。
在开始介绍之前,先给大家梳理一下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规则。
按照监管规定,上市公司的提前披露分为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两种。其中业绩预告就是一个业绩可能的涨跌幅区间,业绩快报会更加详细,相当于正式报告的简略版本。
当期净利润为负、净利润同比变动绝对值在50%以上、扭亏为盈、扣非为负或主营业务收入小于1亿这五种情况发生时,主板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半年报和年报的业绩预告,创业板上市公司只需要披露年报业绩预告。年报业绩预告的披露时间截止每年的1月31日。半年报的业绩预告披露时间截止每年7月15日。
不过在实际的发布中,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的时间节点集中在1月15日到1月31日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半年报业绩预告的时间节点则集中在6月底到7月15日这半个月的时间里。
不在上述范围内的业绩预告以及一季报、三季报的业绩预告并不在监管要求范围内,属于上市公司自主决定的行为。所以在每年的一季报以及三季报披露之前我们往往也会看到有几百家上市公司选择主动披露相应的业绩预告。
业绩快报仅针对发布了当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但上年年报还没有披露的情况有强制要求,其他情况则由上市公司自主判断决定。因此业绩快报只有在一季度的时候披露较多,每年大概有一千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进行业绩快报的披露,时间上则主要集中在2月。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每年只有一两百家上市公司选择披露业绩快报,信息量很少。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领取七天会员,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